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因是什(shi)么结构(因是什么结构第五笔是什么)

2023-06-07 15:03:26 阅读(29) 极品歌词网

《说文解字》传递的文(wen)化密码

演讲人:赵学(xue)清演讲地点:陕(shan)西省图书馆陕图讲(jiang)坛演讲时间:2023年4月

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(ji)石,是世界上唯一历(li)经数千年没有中断的表意性文字。汉字(zi)书写着中华民族的(de)悠久历史,记载着灿烂的中华文化,汉(han)字与汉字文化本身也(ye)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(yi)。汉字文化,厥(jue)功甚伟。在汉字(zi)产生的传说与神话故事中(zhong),“仓颉造字”说影响甚广,传说中的(de)仓颉“重瞳四目”,他造字时“天雨粟,鬼(gui)夜哭”。对于古人来说,汉字(zi)诞生的传说可谓惊天动(dong)地。

汉字是伴随着中华(hua)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记录(lu)汉语、独立产生的一种本土文字(zi),又可称为自源(yuan)文字。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晚(wan)期,那时已经出现了一些(xie)刻画符号,可视为汉字的萌(meng)芽。到了殷墟甲骨文,汉字已(yi)经发展成为有着比(bi)较严密体系的文字(zi),距今已有三千四百年的历史。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(guo)程中,经过了两个大(da)的发展阶段,一个是古文字阶段,一(yi)个是今文字阶段。古文字阶(jie)段主要包括甲骨文、金(jin)文、战国文字和小篆;今文字阶段包括隶书、行书、草(cao)书和楷书。其中小篆到(dao)隶书的转变,是最大的一(yi)次系统变化。从隶书开始,汉字(zi)的造字意图变得模糊,汉字的(de)可解释性减弱。在汉代的经学发展中(zhong),今古文学派论争激烈。今古文(wen)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歧是今文学派(pai)学习的经学著作是用隶(li)书书写的,古文学派的经学文(wen)本则来自战国文字。东汉时期许慎(shen)为了弘扬古文经学派,写作了《说文解字》(以下(xia)简称《说文》)一(yi)书。

因是什么结构(因(yin)是什么结构第五(wu)笔是什么)-极品歌词网

许慎像资料照片

《说文》系统整理了秦汉时期留存的小篆(zhuan),并做了系统讲解,成为汉字学的奠基之作,是我国语言学(xue)史上的不朽名著。《说文》也是我国(guo)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(xi)字形、解说字义、辨识声读的(de)字典;同时“从全世界的范(fan)围考察,《说文》也是出现最早的、系统(tong)合于科学精神的、具有独创的民(min)族风格的字典。”(陆(lu)宗达《说文解字通论》)诚(cheng)如姜亮夫先生在《古文字学(xue)》一书中所说:“汉字的一切规(gui)律,全部表现在小篆形体之中,这是(shi)自绘画文字进而为甲金文以后的最后阶(jie)段,它总结了汉字发展(zhan)的全部趋向,全部规律,也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全(quan)部精神。”《说文》在中(zhong)国语言学史和汉字发(fa)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;同时,以(yi)《说文》为中心的汉(han)字文化也是今天我们研究中(zhong)国文化的重要依据。

因是什么结构(因是什么结(jie)构第五笔是什么(me))-极品歌词网

中华书局影印本《说文解(jie)字》

关(guan)于汉字和汉字文化,有很多问题值得(de)我们思考:如汉字与拼(pin)音文字相比有什么独特性质(zhi)?汉字的一笔一画是怎样体现(xian)意义的?《新华字典(dian)》《现代汉语词典(dian)》,为什么一个叫字典、一个叫词典(dian)?《说文》中的小(xiao)篆字头有9353个,《康熙字典》收(shou)字47035个,当代的《汉语(yu)大字典》则收字约56000个,从《说文》小篆(zhuan)至今,汉字数量增加了好几倍,这(zhe)些成千上万的汉字之间有没(mei)有内部联系?《说文》中的小篆字形是(shi)如何体现中国文化(hua)的?诸如此类的问题(ti),我们其实都可以在《说文》中找到(dao)答案。

因是什么结构(因(yin)是什么结构第五笔是什么)-极品(pin)歌词网

《说文》在中国文字学(xue)史上具有奠基意义,后来(lai)的历代研究著作有几(ji)百种之多,进而形成一(yi)门学问叫“许学”,或(huo)者叫“《说文》学”。对于《说文》的价值和意义,古今很多大学者都(dou)有论述。段玉裁(cai)在《说文解字注》中说:“此千古未有(you)之书,许君之所独创。若网在(zai)纲,如裘挈领,讨源以纳流,执要以说详。与《史籀篇》《仓颉篇(pian)》《凡将篇》杂(za)乱无章之体例,不可以道里计。”段玉裁指出《说文》归纳了部首,系联了汉字,发(fa)现了汉字内在规律性,这在汉字理(li)论上具有极大价值,它不(bu)同于《史籀篇》那一类的识(shi)字课本。清代考据(ju)大家王鸣盛在《说文解字正义序(xu)》中也提到:“文字当以许氏为(wei)宗,必先究文字,后通训诂。故《说(shuo)文》为天下第一种书。读遍(bian)天下书,不读《说文》犹不读也。但能通《说文》,余书皆未读,不可谓非(fei)通儒也。”此后近现代的很多(duo)大学者无一不强调《说文》在研治(zhi)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(yi)。

《说文》确立了汉字的性质,描写了汉字以义构形的原则,展现了分(fen)析汉字的基本方法,奠定了汉字学的(de)基础。《说文》是解读古文字(zi)的桥梁,了解今文字的(de)关键。《说文》及其包含(han)的汉字文化内容丰富,理论全面,对后代影响深远。我们主(zhu)要从五个方面来介绍《说文》的文化价值。

因是什么结构(因(yin)是什么结构第五笔是(shi)什么)-极品歌(ge)词网

2月(yue)4日,小朋友在中(zhong)国文字博物馆体验竹简(jian)制作。新华社发

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

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大体系(xi)。根据费尔迪南(nan)·德·索绪尔(FerdinanddeSaussure)在《普通语言学(xue)教程》中的说法,世界上的文字只能(neng)划分为表音体系和表意体(ti)系两种。英文和汉字在文字性(xing)质上是不同的,英文属于表音文字,汉(han)字属于表意文字。用通俗的话说,英文(wen)是“听”的文字,汉字(zi)是“看”的文字。两大文字体(ti)系的划分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的(de)本质出发的。任何文字都在记录语(yu)言,都有形音义,不过文字的音义(yi)是从语言中接受下来(lai)的,而唯独形体是文字独有的。文(wen)字就是用形体来(lai)记录音义。人类的有声语言有音(yin)和义两个要素,文字只能从中选择一个(ge)要素作为构形依据,即文字形体直接显(xian)示的信息或者是语义,或者是语音。两种文字体系的划分正是基于文字构形(xing)的依据来确定的。

比如汉语“看(kan)”这个字,可以用英语“look”对(dui)译。“看”和“look”各有其形音义。其文字性质差(cha)异表现在,汉语中“看(kan)”字在形义之间具有(you)可解释性,它是一个“上手下(xia)目”的会意字。而英语中look的形(xing)体只是字母构成的一(yi)组发音,无法分析其形义之间的关系。中国人有一种把汉字当成会意字(zi)的思维惯性,这正是由于(yu)汉字的性质本身和我们识读汉字习惯(guan)的互动而造成的。早在《左传》中就有对汉字形体的解释(shi),如“止戈为武”“反正为乏”“皿虫为蛊”等。宋朝的文学家王安石也(ye)有一本书叫《字说》,多(duo)用会意的方法解释汉字,不过其(qi)中很多说法实际是(shi)站不住脚的。今天也(ye)有人喜欢用会意的方法解说现代汉字(zi),经常把形声字当成会意字来解释。不过从古至今一直都(dou)存在的这些现象,也从另一(yi)个侧面反映出国人习惯于用会意来解(jie)释汉字的文化心理,这恰恰是汉字表意性质的(de)体现。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质,我们(men)可以通过字形来了解汉字记(ji)录的词义。但不能根据现代简化字,而必须追溯到小篆,甚至更早的古(gu)文字形体,来寻(xun)求古人最初的造字意图。

汉字(zi)表意性质的最直接的(de)证据,就是英文(wen)是在一个维度上使(shi)用字母组成单词的,而汉语(yu)可以让构字部件在两个维度上造字。如(ru)英文单词culture,其形体(ti)是每个字母的线性排列,即c-u-l-t-u-r-e,不可能将字(zi)母上下或穿插等排列在一起。而汉字(zi)部件的排列则是在两个维度上展开,如“日”在构字时,既可以与(yu)“木”这个部件组成上下结构的“杲”“杳”,又可以穿(chuan)插在“日”中组(zu)合成“東”(东),还可以与(yu)“青”组合成左右结(jie)构的“晴”等,汉字(zi)的这种部件排列方式与英文(wen)字母的一个维度的(de)线性排列迥然不同。

汉字(zi)的不断发展演变

在数千(qian)年的漫长发展历史中,汉字以其(qi)特有的超地域、超方言的作(zuo)用和艺术魅力,为记录汉语、传承(cheng)中华民族悠久灿烂(lan)的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(gong)献,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(bao)。我们学习汉字不仅(jin)要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,同时要了解(jie)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和规律。从(cong)殷商到今天,汉字形体发(fa)生了重大变化。变化的内容众多且复(fu)杂。

之前我们已经(jing)提到,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可以秦代(dai)为界限分为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(duan)。两个阶段的最大变化就是(shi)小篆到隶书的变化,通称“隶变”。

隶变,是汉字(zi)最大的一次变化。为什么(me)这么说呢?这个变化至少有两(liang)点标志性意义:第一,隶变之前的小篆,加上(shang)更早的甲骨文、金文、战国文字等(deng),基本保留着汉字造字(zi)意图。古人为什么造一个字,字的形体(ti)是可以解释的,而到隶书以后,不少汉字的(de)造字意图就难以找寻到了。第二,隶变之前,汉字书写的单位是线条,隶书之后,笔(bi)画形成了。现代汉字的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(na)、折、钩等笔画是隶书才有的(de)。小篆没有这些(xie)笔画,也就没有后来的笔顺概念。研究《说文》就能比较容易了解这(zhe)一变化。

图1

如“光、赤、尉、煎”等字,今天一般人几(ji)乎不知道这几个字其实(shi)都包含“火”的(de)偏旁,但在小篆中我们却(que)可以看到。小篆“光(guang)”字的构形是“人”上有“火”,表示手举火把,代表光(guang)明。《说文·火部(bu)》:“光,明也。从火(huo)在人上,光明意也(ye)。”《说文·赤部》:“赤,南方(fang)色也。从大,从火。”小篆“赤(chi)”字从大从火会意,表示大火那(na)种红彤彤的颜色。小篆“尉”字是(shi)熨斗的本字。邵瑛《群经(jing)正字》:“今俗又加火作(zuo)熨。”《说文·火部》:“尉,从上案(an)下也。从(见图1),又(you)持火,以尉申缯也。”大意是,“尉”是从上面按压下面,从“(见图1)”(平),“又”(手)里拿着“火”,表示用火来按压(ya)、伸展丝帛。小篆“煎”字是形声字,“火”在下,为义符。《说文(wen)·火部》:“煎,熬也。从火(huo),前声。”

又如今天的(de)“春、泰、舂、奉”等字(zi),上半部分看起来一样(yang),其实在小篆中完全不同(tong)。小篆“春”字的字形上面是“艸”,表意,中间是“屯(tun)”,表声,下面是“日”,表意。字形用太阳升起、草木生长表示春(chun)天。小篆“泰”字的字形上面是(shi)“大”(太),表声;下面是双手捧水(shui),表示顺滑。小篆“舂”字的(de)字形上部是双手(shou)持杵,下面是“臼”,合起来表示捣米脱壳。小篆“奉”字上部是一串(chuan)玉石类的礼物,下面是三个“手”字(zi),表示恭恭敬敬将东西敬献给(gei)他人。所以要想了解清楚“春、泰、舂、奉”的古代构形理据,不追溯到小(xiao)篆是很难说清楚的。

从古至今,汉(han)字形体变化的基本趋势有(you)三个方面:简化、分化和规(gui)范化。林沄先生《古文字简论》曾专门谈到这一问题,在(zai)座的有兴趣的可以参阅。

汉字历史悠久,加(jia)上使用人数众多,除了(le)文字系统的变化外,作为个体字符,也有使用中的变化,有一部分字在长(chang)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(de)写法,主要有三种情况,即古今字、异体字和繁简字。此(ci)外,从上古开始人们(men)就有书写别字的情况,即所谓通假字。以上所说的几种情况都是汉(han)字发展中出现的(de)现象,对古籍阅读都会带来影响,需要加以重视。这些(xie)都是汉字在使用(yong)中出现的问题,需要另文(wen)分析,这里不再赘述。

汉(han)字是有严密体系的符号(hao)系统

汉字从(cong)古代发展到现代,出现的字形成千上万(wan),这样的符号能够为人所使用,肯定(ding)不是杂乱无章的。因为(wei)对于人的大脑来说,越是有规律成系统(tong)的东西越方便使用和记忆(yi)。不过,作为符号系统,汉(han)字却不像字母文字那样看(kan)起来简洁明了。

对汉字(zi)系统的认知经过了一(yi)个相当长的过程。其实从《说文》开始,许慎就已经确认了汉字的系统(tong)性,他使用540部首联系(xi)起9353个小篆(zhuan)。但汉字的这一特征要为人们普遍(bian)接受和认识并不容易。其实,认识到了(le)汉字的系统性,汉字的学习和(he)掌握就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(kun)难了。

汉字构形是一个系统,学习汉字的一个(ge)重要方法就是掌握汉字构形(xing)系统。王宁先生在许慎《说文》“六(liu)书”学说基础上(shang),提出了“汉字构形学(xue)”理论,认为不同(tong)时代的汉字都有(you)各自的内在系统。从甲骨文至今,汉字的基础构件或称基础(chu)符号大致是稳定的,有三五百个。而(er)《说文》的部首有540个,这些部(bu)首大多是基础部件(jian)。成千上万的汉字像搭积木一样,由(you)这些基础部件组装(zhuang)起来。汉字构形学(xue)一开始就是基于对《说(shuo)文》小篆的研究。小篆中的形声(sheng)字已经占到85%左右,通(tong)过对小篆形声字的研究(jiu)可以基本弄清小篆的系统性。李国英教(jiao)授所著《小篆形声字(zi)研究》对此进行了(le)深入探讨。比如“籁”字(zi),可以先拆分成竹、赖。“竹”已经是具有造字意图的最小单位(wei),不必再拆分,再分就成了笔画(hua),没办法解释了。“赖”从(cong)贝,剌声;“贝”不用再分,“剌”可拆分为从束(shu),从刀;“束”可分为从木,从口(kou)。如此下来,经过四次拆分(fen),可以得到竹、贝、刀、木、口五(wu)个基本构件。它们在其中或表(biao)音或表意,用在造字时的不同(tong)层次上。数以万计(ji)的汉字都可以进行这一拆分与组(zu)合。

从许慎发现(xian)汉字的系统性至今已经快两千年了。认识到汉字的系统(tong)性是极为重要的,这对于汉字教学、汉字研究以及汉字的信息化处理都有(you)极为重要的指导(dao)作用。

汉字与汉语密不(bu)可分

从清末至近代(dai)时期,还出现了废(fei)除汉字、改用拼音(yin)文字的“切音字运(yun)动”。从时代背景来说,自鸦片战争(zheng)后,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(ban)封建社会,进入积弱积贫(pin)时代。很多爱国志士都在寻找救国(guo)之路,其中就有一些学者将落后的原(yuan)因归结到汉字上,进而要求废(fei)除汉字,改用切音(yin)字即字母文字。钱玄(xuan)同、鲁迅都有类似的言论。还有一些学者反对这种观点,章太炎(yan)于1908年发表了《驳中国改(gai)用万国新语说》,反对要求废除汉(han)字使用万国新语(世界语(yu))的主张。自清末民国开始,切(qie)音字运动一直延续到现代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(gong)和国成立后,大家才(cai)逐渐认识到,汉字无法改成拼音文字(zi)。

其中最根本的原(yuan)因就是汉字适合汉语。汉语中同音词(ci)太多,如果改用拼音文字,必将在(zai)书面表达上出现很多麻烦。语言学家(jia)赵元任于1930年代在美国写(xie)了《施氏食狮史》一文,这是一(yi)篇同音文,收录在《语言问题》一书(shu)中。文章原题《石室施士食狮史(shi)》,同时赵元任还用英文写(xie)了一篇说明,标(biao)题为StoryofStoneGrottoPoetEatingLions。全文每个字的普通话(hua)发音都是shi。1960年,《施氏食(shi)狮史》被《大英百科全书》收集(ji)在有关中国语言的介(jie)绍中。原文如下:

“石室诗士施氏,嗜狮,誓食十(shi)狮。施氏时时适市视狮。十时,适十狮适市(shi)。是时,适施氏适市。氏视是十狮(shi),恃矢势,使是十(shi)狮逝世。氏拾是十狮(shi)尸,适石室。石室湿,氏使侍拭石(shi)室。石室拭,氏始试食是十狮(shi)尸。食时,始识是十狮尸,实十石狮尸(shi)。试释是事。”

如果用拼音写下来,通篇只都(dou)使用的是“shi”,这就容易造成阅读的障(zhang)碍。汉字每个单音节(包(bao)括声调)平均承担四五十个以上的词。如果只使用拼音文字记(ji)录汉语,那么书面汉语(yu)的阅读将会麻烦重重。比如,我(wo)们平常问人的名字,如果对方回答说他(ta)叫lǐhóng,那么他的名字到底是哪(na)个hóng?是红色的“红”,还是彩虹的“虹”,抑或是鸿雁(yan)的“鸿”、洪水的“洪”、弘扬的“弘(hong)”?

从汉字与汉语关系的角度(du)看,《说文》最有用之处就是帮助我们(men)寻找汉语词汇本义。而找到本义,汉(han)语词汇众多的意义就如同有个头(tou)绪,可以通贯起来,容易为我(wo)们掌握。同时,汉字构形构意的分(fen)析对于积累词汇有(you)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如“际”今天(tian)有“交界处、边缘、会合、交际、接近”等意思,这些意思是怎么来的?《说文》“际”在《阜部》,意思是“壁会也”,即两墙的接缝。明白了“际(ji)”的这个本义,对于那些引申而来的(de)其他意思就非常容易理解掌握了。再(zai)如有人不清楚“救火”一词的(de)来源,说要是把(ba)火“救”了,那“火”不(bu)是越来越旺吗?《说文·攴部》讲:“救,止也。从攴(po),求声。”“救”的本义是“制(zhi)止”。《论语·八佾(yi)》说:“季氏旅于泰山。子谓冉(ran)有曰:‘女弗能救与?’对曰(yue):‘不能。’”这段内容(rong)是说,当时只有(you)周天子和诸侯国君才能到泰山祭祀,而(er)贵族季氏却准备到泰山祭祀,这是明显破坏礼制的(de),而孔子学生冉有当时就在季氏那里做(zuo)事,所以孔子询问冉有:“你难道(dao)不能制止他吗?”冉有说:“不(bu)能。”“救”由制止义又引申出拯救、挽救、救援等意思。

可见汉字的性质是(shi)由汉语的性质所决定的,汉(han)字适合汉语。研究汉语(yu)离不开汉字。在汉语语言学研(yan)究中,也无法完全照(zhao)搬印欧语系等语言理论,必须充分(fen)考虑到汉字在汉语研究中com的重(zhong)要作用与价值。

汉字与(yu)中国文化息息相关

从历史上看,《说(shuo)文》这一部书的出现,本身就与当时经(jing)学发展和斗争密切相关,属于文化辩争的成(cheng)果。

汉代(dai)的统治思想是儒家,所(suo)谓“罢黜百家,独尊(zun)儒术”。汉初通(tong)行的经学读本是所谓“今文经(jing)”。秦始皇“焚书坑儒”后,大批儒(ru)生隐遁,天下图书除了法家与一(yi)些方术类书籍等,其他大多被焚毁,敢(gan)有私藏图书的会被处死。到了汉朝初年(nian),汉惠帝废除“挟书之律”,汉(han)文帝和汉景帝则以重赏鼓励民(min)间向朝廷献书。当(dang)时汉代搜求图书主要有两个来源(yuan),一是靠口耳相传,二(er)是辗转得到的古本。关于口耳相传(chuan),古人读书特别重视背诵,所(suo)以很多人能记住不少古书文本,这些(xie)书在秦始皇时有用战(zhan)国文字记录的,也(ye)有用小篆或秦隶记(ji)录的。到了汉隶,更加简便和符号(hao)化。如《尚书》的今文(wen)本就是秦博士伏生所传,据说是晁错受(shou)朝廷派遣前去济南记录得来。这(zhe)样记录下来的《尚书》自然是(shi)隶书的本子,这(zhe)样得来的经书就是今文经典(dian),传授这些经书的人被称为“今文(wen)学派”。古文经(jing)书则大多是在此前焚书时幸存下来的,有的随葬在墓中,有的藏在墙壁中,等(deng)等。其中最有名的是“壁(bi)中书”。这些古文经(jing)用“蝌蚪文”写成(cheng),其实就是战国文字。这样(yang)得来的经书就是古文经,研究并传授(shou)这些经书的人被称为“古文经学”。

在汉(han)代,今文经学占据主流,古文经学(xue)没什么影响,但古文经学家刘歆等上(shang)书朝廷要求在朝中立古文经博士。于(yu)是引起今文经派的反对(dui),古文经派还认(ren)为今文经学用隶书讲经典,出现很多错误。而今文经派则(ze)说古文经是伪造的,这样两派的斗争(zheng)愈演愈烈,长达(da)两百年之久。许慎是古文经(jing)学家,他的《说(shuo)文》正是为了弘扬(yang)古文经学而写的。古文经派的人(ren)十分重视文字释读,要求在正确识字(zi)的基础上讲解经书。所以说(shuo)《说文》本身就是经学争鸣与文(wen)化辩论的成果。

《说文》与中国(guo)文化的关系,学者们很早就加以(yi)关注了,从程树德(de)《说文稽古篇》开始就不断取得成果(guo)。关于“汉字与中国文化”这一命(ming)题,王宁先生在(zai)《汉字六论》中明确提出应从两个(ge)层次来认识。一是汉(han)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事(shi)项,从这样广义的角度可以观察《说(shuo)文》小篆与其他文化项如政治、教(jiao)育等的关系。二是(shi)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表意文字系统,其在记录汉语词汇意义及构形时所记录(lu)的中华历史文化的相关内容。王宁先(xian)生说:“从汉字来观察中华文化,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。通过典籍(ji)的记载和考古的发现(xian)来了解中华文化,看到的常常是政(zheng)治经济和观念制度的(de)大问题,而汉字的形体构造中存储的(de)文化信息,常常深入到一些琐(suo)细而具体的细节,是对(dui)历史文化宏观问题的印(yin)证和补充。”从这个角度看,进一步通过《说文》小篆形(xing)体的分析,探求(qiu)汉字构形取象、构形发展、分化孳乳等所蕴(yun)含的文化信息,进而探求先秦文(wen)化思想,还大有(you)可为,值得我们特(te)别关注。

赵学清陕西师范大学(xue)文学院教授,博(bo)士生导师。北京师(shi)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(zi)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,兰州大学文(wen)学院兼职教授。担任中国(guo)文字学会理事、陕西省语言(yan)学学会副会长等。主要从事汉语(yu)言文字学、汉语国(guo)际教育等教学与研究工作。主(zhu)持完成2013年国家社科(ke)基金重大项目“中国西北地区戏曲歌谣语言(yan)文化研究”,担任首(shou)席专家。现主持2020年国家语委(wei)重大项目“港澳地区国家通用语(yu)言文字推广普及研究”、2021年国(guo)家社科基金重点(dian)项目“港澳地区多语多文制(zhi)的历史与现状研究”、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(xue)研究基地重大项目:北京师范大学民(min)俗典籍文字研究中(zhong)心课题“《说文》文本的现代阐释与(yu)海外传播研究”。出版学术专著《战(zhan)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》《〈韩非子〉同义词研究》《说文部(bu)首通解》等。
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4月15日10版)

来源: 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

上一篇:我们的青春啊(a)是什么歌(歌词怀念我们的青春啊是什么歌)

下一篇:电脑括号怎(zen)么打(电脑括号怎么打上去啊)

推荐阅读:

  • 摩多摩多(duo)是什么梗

    摩多摩多(duo)是什么梗

    #昭和米国物语#昭和米国物语,看到这个名字相(xiang)信许多老玩家就已经露出莫名的微(wei)笑,昭和时代的日(ri)本和美国,那关系就是儿(er)子跟爸爸,啊抱歉,现在也是,从(cong)近日放出的宣传视频来看(kan),游戏…
    2023-06-07 阅读(48)
  • 微信闪照怎么(me)发(微信闪照怎么发视频教解)

    微信闪照怎么(me)发(微信闪照怎么发视频教解)

    今日分享:微信闪照发(fa)送适用系(xi)统:安卓、苹果微信(xin)作为一个国民级的应用,每(mei)一次更新都万众瞩(zhu)目,但又一直以简洁为主,想要点花(hua)里胡哨的功能,基本上不(bu)可能有,比如说:"闪照&#…
    2023-06-07 阅读(59)
  • 康师傅是哪(na)个国家的

    康师傅是哪(na)个国家的

    泡面这个(ge)东西相信每个人都吃过,那真的(de)是肚子饿的时候,最方便(bian)的食物了。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,我们中国的泡面,在国(guo)外其实非常的畅销,甚至很多人(ren)都喜欢吃。最近有(you)网友发出一个视频,…
    2023-06-07 阅读(36)
  • 白骨精(jing)的性格特点(唐僧的性格特点)

    白骨精(jing)的性格特点(唐僧的性格特点)

    “白骨精”是(shi)《西游记》故事中知名(ming)度最高的妖怪,或许没有之一。她(ta)也是取经团队组建(jian)完成后出现的第一(yi)个妖怪,位置十分微妙。故事的最后(hou),孙悟空被唐僧赶走,惹不少观众掬(ju)两行热泪…
    2023-06-07 阅读(38)
  • 汽车电瓶(ping)没电(汽车电瓶没电了如何启动)

    汽车电瓶(ping)没电(汽车电瓶没电了如何启动)

    如果问你们一个问题说:汽车上面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(me)?估计很多人都会回答:发动机(ji)。因为汽车的发动机就是汽车的(de)心脏,直接关乎到汽车的好坏和(he)性能,就像我们人类的心脏关乎到我(wo)们的生命一样重要…
    2023-06-07 阅读(4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