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已近,真正的秋(qiu)天就要到了,秋(qiu)意渐浓,蝉声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(er)改变,由夏天的高亢嘹亮变得低(di)沉凄清了。古往今来,那“”知了,知了”的鸣唱,曾使情感丰富而细腻(ni)的诗人们写下了(le)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(pian)。
北宋名相寇准在《新蝉》一诗(shi)中写道:“临风忽起(qi)悲秋思,独听新(xin)蝉第一声。”蝉声(sheng)被用来暗指时序上的秋天,又(you)被诗人当作秋天(tian)来临的信息。而诗人张嵲用“露蝉声渐咽,秋日景初微。”的诗句,来表达炎热的暑天就要结(jie)束,真正的秋天即将到来。
秋意显,蝉声稀,露(lu)水浓。一起来看诗词中的秋蝉吧!
?赋得(de)弱柳鸣秋蝉
唐-李世民
散影(ying)玉阶柳,含翠隐鸣蝉。
微形(xing)藏叶里,乱响出风前。
com秋蝉声
唐(tang)-刘商
萧条旅舍客心(xin)惊,断续僧房静又清(qing)。
借(jie)问蝉声何所为,人家古寺两(liang)般声。
别刘端公
唐-陆畅
连骑(qi)出都门,秋蝉噪(zao)高柳。
落日辞故人,自醉不关酒。
秋蝉
宋-释永颐
日落秋(qiu)蝉噪柳津,为伤风(feng)露烟声频。
送晴(qing)送雨江亭外,偏感舟行(xing)晚泊人。
秋行
宋-徐玑
戛戛秋蝉响似筝,听(ting)蝉闲傍柳边行。
小溪清(qing)水平如镜,一叶飞来(lai)浪细生。
秋蝉
宋-范成大
断角斜阳触处愁,长亭搔(sao)首晚悠悠。
世间最(zui)有蝉堪恨,送尽行人送尽(jin)秋。
咏物-其四-秋蝉(chan)
清-陶育(yu)
偶然(ran)脱却螳螂口,又(you)是临风响遏云。
休认而(er)今栖处稳,枝头黄叶已纷纷(fen)。
浪淘沙(sha)-秋蝉
清-刘嗣绾
门外易斜阳。一片(pian)清商。
残声还向别枝长。
任(ren)是行云留不住,系了秋光(guang)。
倚树(shu)罢思量。扇底新(xin)凉。
高槐古柳忆江乡。
薄鬓萧(xiao)萧无定处,风为谁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