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高管性侵未成年养女#
4月10号,南风窗爆出后,案情进展辐射广泛、声音杂乱。
第八天,事态越来越淡,如今似乎在热搜上已经不见踪影。
我们又有新话题,新争议,新格式化的感动和愤怒。
有人说,这正是“互联网通行的记忆周期”。
七天。
不是让你声音戛然而止。
是自有一种更高分贝的喧哗覆盖你。
这,或许才是最大轻蔑。
七天就让悲剧无意义?
七天就让答案再次沉没海底?
不能。
Sir想通过今天的文章,再把力量聚集起来。
就算不合时宜。
永远站在鸡蛋这边
永远站在鸡蛋这边。
背景是,村上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,耶路撒冷的哭墙给予他超越宗教和民族的反思:
是的,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,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。正确不正确是由别人决定的,或是由时间和历史决定的。
请这样设想好了: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,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。我是,你们也是。
联系到今天事件。
Sir态度一致:
总是站在被侵害的未成年人一边。
注意,Sir在此并未使用大众媒体喜闻乐见的“性侵”。
Sir说的是“侵害”。
因为“性侵”目前尚无定论,但“侵害”有目共睹。
这起事件中,我们绝不能忽视这件案子的关键两点:
鲍某明的养父身份。
和他成年人、受过良好教育的背景。
他是养父,所以他对受害者有着绝对的身份控制。
而他良好的教育,让他知道——
“14岁”就是判定是否属于强奸的临界点。
这些天鲍某明的采访录音被媒体曝光。
有人说反转了。
因为能听出女生的醋意。
但在Sir看,录音中不自觉暴露的,恰恰是一个成年人的狡猾——
(发生关系)就是我说确立关系以后
这个事情主要是双方真心实意
可能在常人看来
这个年龄差距是大了一点
他还提到这件事的最后走向——
对于案件本身 如果是根据事实
根据法律 根据证据来处理
我真是一点都不担心的
他一点都不担心。
也就是说,他相信只要能证明对方对他有“感情”,他就能逃脱法律制裁。
有一个词我们不陌生:完美受害人。
完美受害人,在性侵犯的犯罪中,意味有明显证据、明显反抗痕迹,以及案情明了。
完美往往意味着定罪相应容易、顺利。
但完美是必要条件吗?
受害少女的律师,吕孝权在接受《圆心》的采访时表示:
我们不能要求性别暴力的被害人是‘完美受害人’,更何况是一个未成年的受害人。
事实上,在无数案件中,要求弱者完美,就像要求一个鸡蛋绝对圆满。
圆满的鸡蛋,它的易碎就有丝毫改变?
始终站在鸡蛋一边,并非无条件相信弱小。
是我们,这些淹没在财富、地位、权势甚至性别政治、文化积弊等高墙对面的“鸡蛋”,必须学会为自己发声。
“鸡蛋”不一定正确,不一定善良,也绝非无罪。
但请至少,看看,听听那些活在底线的弱者破碎的壳,流淌的血。
因为如果存在一种绝不动摇的高墙,那所有人都是鸡蛋。
文艺这里请闭嘴
还有一种苗头值得警惕。
当我们在社交平台上转述、分享时,不能让文艺模糊底线。
这句话在Sir的朋友圈上疯狂刷屏。
快吐了。
“到底是《狩猎》,还是《熔炉》”
电影粉们对这个梗一点就透。
《狩猎》,是女学生污蔑老师性侵;《熔炉》,是老师性侵学生。
前者老师是受害者,后者老师是加害者。
问题是,这是电影啊。
电影(艺术)的价值是让我们清晰的(三观)动摇。
但法律,则是让事实更加清晰。
就像个别媒体人陷进所谓人性复杂、幽暗认知。
结果,一篇主题先行的报道出来了。
△ 网传财新该文作者朋友圈
当一个记者在朋友圈表现的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敬畏、对同性受害者的同情,而是得意洋洋于挖掘了一个“当代洛丽塔”的成就感。
这就错了。
因为案件的彼此,并不对等。
当爱情,特别是青春期的懵懂,被想当然地引入到案件描述,最糟糕的就是罪犯会被美化、诗意化。
似乎有一条情有可原的缝隙裂开了。
那就是把少女某些迈向成人世界的行为,解读成罗曼蒂克。
但。
作为一个媒体人,你不应该看到的这种获得背后的出卖,这种浪漫背后的控制。
在这,如果提文艺,Sir只想说《水果硬糖》:
一个女孩知道了怎么去模仿女人,并不代表她真的准备好做女人。你才是成年人,要是小孩只是在尝试,说些什么挑逗的话,你得无视掉,而不是继续煽风点火。
十三岁的小女孩跟成年人调情的时候,应该让她走开,而不是给她倒酒。
在这,文艺请闭嘴。
就是不可以
鲍某明的答记者问中,最油腻、鸡贼的几个字其实是:也不是不可以。
猥琐嘴脸令人作呕。
与此同时,也是这六个字,成为更多鲍某明犯罪,少女受侵犯的心理催化剂。
中国的性侵案件到底有多少?
Sir只是简单搜了一下。
平均每天都会曝光一起,近七成为熟人作案。
而,每一年、每一件轰动全国的性侵案后,能被记得的有多少?
2017年5月,北京电影学院的阿廖沙声称,被班主任之父性侵。
在网上掀起了一段时间的热搜。
结果?
女孩在微博回应:希望过去的伤害不要再给我添新乱了。我努力建造的新人生,大家也不必担心我,我已经走了出来。
最后,以对方发律师函,断定此事为诽谤,这场风波落下句点。
不信的网友们,也信了。
2014年,“平顶小草莓”一案,侵犯小草莓的王延枝只判了有期徒刑4年6个月。
细数一下,应该放出来两年了。
许多性侵,或是疑似性侵的案子,大部分能获得网络的热搜、网友的舆论。
所以,这件案件的终点是什么呢?
是慢慢从热搜上退去。
被人遗忘最好。
仿佛所有的事情,没有发生一样。
就像上述罗列出来的案子,不了了之,大事化小。
在知乎里,有这样一条问答:
中国到底有多少女孩遭遇过性骚扰或性侵?
575个回答。
575个女孩被侵犯的故事。
“鲍某明事件”发生后,有网友也将自己的微博作为发声渠道,收集勇敢的声音。
几个小时,上千条私信,全是黑暗的秘密……也有一两条是男孩被阿姨侵犯。全是没能说出口烂在心里的屈辱回忆。
所有的故事汇聚到一起,也是六个字:我不是自愿的。
哪怕我愿意。
哪怕当时会因为知识结构的欠缺、恐惧情绪的压迫,而以为是一件美好、新鲜的尝试。
但事后无不深感羞辱、后悔,陷入反复播映的暗黑。
在“红黄蓝事件”出现之后,女演员杨蓉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长长的一个故事。
发生在30多年前,一个4岁小女孩的秘密。
故事里有这样的一句话:
母亲问,他脱你衣服了吗?
小女孩摇了摇头。
30多年过去了,谁也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。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看到么。
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,当事人、家长、社会的第一反应也还是——
遗忘吧。
遗忘不会让孩子丢人。
遗忘不会让学校、家长、社会丢人。
假装不存在,假装没有,假装,就可以遗忘。
但,这一切能被忘记么?
孩子,永远都忘记不了。
杨蓉在她的故事里说——
长大后的她,想起这一次的猥亵行为,依然彻夜难眠,心怀恐惧。
当罪犯说,也不是不可以,不就是为自己的罪行寻找台阶,借口和日后可能遁形的秘密通道。
但是,不可以就是不可以。
一个人和全村人
每一次性侵事件中,Sir总看到这句不停被引用的话。
来自《聚焦》。
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靠得是整个村庄的支持
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
这话听起来撼动人心。
但在Sir看,《聚焦》的好恰在于摒弃任何夹带私货的煽情,它着力的,恰恰恰是一个法治国家人员守法,护法的坚持和努力。
如果你细心,会注意到电影中出现了不少“第三者”的跟随镜头。
发生在每个突破的节点。
要的就是一寸寸接近真相的过程。
讽刺的是——
随处可见的“教堂”。
与常常一人入镜的记者。
com又早已暗示某种细思恐极的默契——
“黑暗势力”就在我们身边,而大部分人视而不见,甚至跟他达成了共识,只有极少数,在试图打破这种沉默。
这种绵延不绝的压迫,但也至死不渝的反压迫,才是《聚焦》所以成为《聚焦》原因。
而我们呢?
Sir想起了《天注定》。
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片段——
在东莞某娱乐服务场所当服务员的小辉,和自己同乡坐在休息室里看新闻。
无论什么性质的事件,贪腐或者矿难,跟个帖,十几个LV和死了十几个人,都是一个回答,三个字:
TMD!
我们总是习惯,在事件出现的第一时间,怒指罪人。
骂得可狠了,恶气也出了。
然后,第八天,事件退出热搜,又有新的热搜。
结果呢?
再看《天注定》。
赵涛饰演的前台小玉,被两位嫖客当成坐台小姐,逼到无路可退,小玉拿刀刺向嫖客。
多年后,从狱里刑满释放的小玉来到山西老城的一座戏台子前。
台上演着《玉堂春》。
判官逼问跪在堂前的苏三,“你可知罪?你可知罪?”
惊堂木的一响。
仿佛打在小玉心上。
她匆匆低下眼睛。
有罪,自然有罪。
但贾樟柯镜头一转。
转到台下集体群像。
你可知罪?
然后。
这就是结局。
我不接受这是结局。
本文系授权发布,By 毒Sir,From Sir电影,微信号: dushetv。欢迎朋友圈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
微信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【无耻】
主页君带你回顾
《上市企业高管涉嫌性侵未成年养女》
一事的来龙去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