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问(wen)说》文言文翻(fan)译:一个有见识的人(ren),他做学(xue)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(ti)问请教。“问”和“学”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(de),不“学”就不(bu)能提出疑难,不(bu)“问(wen)”就不能(neng)增加知识。喜爱学习(xi)却不多问,不是真的(de)喜爱学习的人。道(dao)理明白了(le),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(shi)际,认识了(le)那些大的(原(yuan)则、纲领、总体(ti)),可是还可能(neng)不了解那些细节,(对(dui)于这些问(wen)题)除了问,怎么(me)能解决问(wen)题呢?
(对于)比(bi)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(ren),向他们问(wen),借以破除那疑(yi)问,(这就是孔(kong)子)所说的到有道德(de)有学问的人那(na)里去匡正自己。(对于)不如自(zi)己的人,向他们(men)问,借以求得一点(dian)正确的见(jian)解,(这就是(shi)曾子)所说(shuo)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(neng)(的人)问,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(de)低知识少(的人(ren))问。(对)同自己水(shui)平相等的(de)人,向他们问,借以共同研(yan)究,(这就是(shi)《中庸》)所说的互相诘问,详细地考察,明确地分(fen)辨它。《尚书(shu)》不是说吗?“喜爱问(的(de)人,学问知识)就丰富(fu)。”孟子论述:“找回自己的放(fang)纵散漫的心”(的时候(hou)),并提“学问之(zhi)道”,“学”之(zhi)后(就)紧跟着“问”。子思谈“重视(shi)品德修养”(时),归结到要(yao)(好)问(勤)学,(在他的提法中)“问”并且在“学”的前面。
古(gu)代的人虚(xu)心采纳善言善(shan)事,不挑(tiao)选事情地问,不(bu)挑选人地问(wen),(只要能(neng))求取那有(you)益于自己修养和学(xue)业的就可以了。因此(ci),狂妄的普通人的话(hua),圣人(也)采(cai)纳它,地(di)位低微的樵夫,古圣先王(也)询问(wen)他,舜帝有天子的身份(fen)都向平民询问(wen),以(他们的(de))大智却注(zhu)意到浅近(jin)平常的意见,不是偶然的谦(qian)虚,实在是要(yao)从多方面(mian)听取有益的意见(jian)。三代以(yi)后,有“学”而没有“问”,朋友间的交往,能做到规劝做好事,不做坏事就不(bu)错了,那种在大是大(da)非问题上互相(xiang)请教,勤勉地只(zhi)是以进修为急务(的人(ren))未多见,(更)何况世俗的(de)人呢?
认为自(zi)己对,别人不对,(这是)世俗人的共同(tong)毛病,学习有未贯通(不理解的地方),(却)偏偏以为理(li)解,(所持的(de))道理有不稳妥(的(de)地方),(却)胡乱地(di)凭主观猜测,像这样,就(jiu)终生几乎(都)没有(什么)可问的事(了)。(对)比自(zi)己道德才能高的人,(就)妒忌他(ta),不愿意向他问,(对)不如自己的人(ren),(就)轻视他,(认为)不值得向他(ta)问,(对)同自己水平(ping)相同的人(ren),抱着嬉(xi)戏的态度而(er)不敬重他,不甘愿(yuan)向他问,像这样,就天下几乎(hu)没有可以问的人了。(什么)人(都)不(bu)值得佩服了(le),(什么)事(都)没有可疑的(de)了,这只(zhi)是自以为是罢了。自以(yi)为是,那错(cuo)误还是小的;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(bao)却严密地掩(yan)盖自己的过错,宁愿(yuan)让学习最终不进步,(也)不愿意虚(xu)心向别人请教,这样危害自(zi)己的内心(xin)修养,(错(cuo)误可就)大了,而(er)陷入这(种大错误)的(de)人常常(占)十分之八(ba)九。
不这样(的(de)话),就(jiu)所问的(也)不(bu)是(他)所学的:(如)问(一些)天下的奇字僻(pi)典和琐屑事(shi)物来说说好玩(wan);甚至自己心里所(suo)已经明白的(问题,却(que)故意拿它(ta)),问别人,来试试那(na)人的才能;(或(huo)者)非常难解答的(de)事情问别人,来逼使那(na)人难堪。如果不(bu)是这样,(或者)即使(shi)有与自己思想(xiang)品德修养有密(mi)切关系的事(shi)情,可以收(shou)到得到教益的(de)效果的,要压低一(yi)下自己的尊严(虚心(xin)向别人请教)也(ye)不能做到。唉!学(xue)习之所以(yi)不能接近(jin)古人,不是(正)由于这(原因)吗?
而(er)且不喜爱问(wen)的人,(是)由于不能(neng)虚心;不能虚心(是(shi))由于不诚(cheng)心实意喜爱(ai)学习。也不是不专心用(yong)功的缘故,他学(xue)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(xue)习的(东西),他喜爱(ai)的也不是古代儒家(jia)喜爱的(东西),不善于问是理(li)所当然的。
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,(也)一定会(hui)出现一次(ci)错误。圣人(ren)所不了解(的事(shi)物),普通(tong)的人不一定也不(bu)了解;普(pu)通的人所(suo)能做的,圣人不一定能做。真(zhen)理不专门(men)存在于某人(ren),学习是没有(you)止境的,那么,“问”可以少得了吗(ma)?《周礼》(说),朝(chao)堂之外(要)询问百姓(对(dui)朝政的意见(jian)),国家的大事(shi)还问到平民(min)。所以地位高的人可(ke)以问身份低的(de)人,道德(de)才能高的人可(ke)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,老人可以问年轻(qing)的人,只考虑道德学(xue)问方面的成就罢了(le)。孔文子不以(yi)向比他低下(xia)的人请教为耻辱,孔子认为他道德学(xue)问高。古人把“问”作为(wei)美德,而并不认为它是(shi)可耻的,后代的君子反(fan)而争先把“问”当作耻辱,那么古人所(suo)深深地(感到)羞耻的(de)(事),后(hou)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(wei)耻的(就)多了,可(ke)悲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