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志(zhi)与民由之不得(de)志独行其道翻译是: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,难道不是真(zhen)正的大丈夫吗?他们(men)一发怒,诸侯(hou)就害怕,安(an)静下来,天下便太平(ping)无战事。孟子(zi)说:“这(zhe)怎么能算大(da)丈夫呢?你没有(you)学过礼吗?男子行成年礼,父亲对他有所嘱托;女(nu)子要出嫁,母亲有所嘱(zhu)托,并送到大门口,告(gao)诫她说:到了你自己的(de)家,必须(xu)恭敬,必须谨(jin)慎,不要违抗丈夫(fu)。以顺从(cong)作为准则,是为(wei)人妻妾的(de)人生道路。
“得志,与民由之,不得志,独行其道”意为(wei):如果得(de)志,让人(ren)民遵从遵照;如(ru)果不得志(zhi),就自己走(zou)自己的道路(lu)。出自战国孟(meng)子及其弟子著(zhu)《孟子》之《滕文公章句下(xia)》《妾妇之道(dao)与大丈夫之道(dao)》一文。
原文(节选):
《孟子》之《滕文公章句下.妾妇之道(dao)与大丈夫之道》战(zhan)国孟子及(ji)其弟子
景春曰:“公(gong)孙衍、张仪岂不诚大(da)丈夫哉?一怒而诸(zhu)侯惧,安(an)居而天下熄。”
孟子曰:“是焉得(de)为大丈夫乎?子(zi)未学礼乎?丈(zhang)夫之冠也,父命(ming)之;女子之嫁也,母(mu)命之,往送之门,戒之曰:‘往之女(nu)家,必敬必戒,无(wu)违夫子!’以顺(shun)为正者,妾妇之道也。
居天下之(zhi)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(wei),行天下之大道。得志(zhi)与民由之,不(bu)得志独行其道。富(fu)贵不能淫(yin)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(bu)能屈。此之谓大丈夫(fu)。”
释义:
景春说:“公(gong)孙衍和张仪,难道不是(shi)真正的大丈夫吗(ma)?他们一(yi)发怒,诸侯就害怕;安(an)静下来,天下便太平无(wu)战事。”
孟(meng)子说:“这怎么能算大(da)丈夫呢?你没(mei)有学过礼吗?男子行成年礼,父(fu)亲对他有所嘱托;女子(zi)要出嫁,母亲有所(suo)嘱托,并送到大门(men)口,告诫她说:‘到(dao)了你自己的家,必须恭敬,必须(xu)谨慎,不要违抗丈夫。’以顺从作(zuo)为准则,是为人妻妾(qie)的人生道路。
辨别天下众多可(ke)辨别的东西(xi),树立天下正确的名(ming)位,推行天下最大(da)的道路;如果得志,让人民遵从遵照;如(ru)果不得志,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(lu)。富贵时不能过度(du),贫贱时不(bu)要动摇改变意(yi)志,面对威武之势而不(bu)屈服,这才叫大丈(zhang)夫!”
扩展资(zi)料:
《孟子》是中国儒家典(dian)籍中的一部,记录(lu)了战国时(shi)期思想家孟子及其(qi)弟子的政治(zhi)、教育、哲学、伦理等思想(xiang)观点和政(zheng)治活动,是孟子和(he)他的弟子记录并整(zheng)理而成的。《孟子》在(zai)儒家典籍中占有(you)很重要的地位,为“四(si)书”之(zhi)一。
“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(zhi),独行其道(dao)。”这句话启(qi)迪我们:人在生(sheng)命的旅程中,不如意(yi)十有八九,但是无论(lun)是得志还是丧志(zhi),都不能怨天尤人,要(yao)积极的入世(shi),就算别人不看(kan)好你,你也要坚(jian)持自己的(de)理想,为之(zhi)奋斗。
“富贵不(bu)能淫,贫(pin)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(qu),”这句话是从人的外(wai)在和内在两个方面(mian)去分析的,这(zhe)就启迪我们,物质只是身外之(zhi)物,最重要的还是精(jing)神的独立(li),只有精神凌(ling)驾在物质之上,才能真(zhen)正成为“大丈夫”、“君子”,才能(neng)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升华(hua),获得内心的(de)坚定与外在的从容(rong)。
综上所(suo)述,孟子这段话启迪了(le)人们去优化自己的道德(de)情操,从而获得内心(xin)的平淡、外在的从容。达到精神境(jing)界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