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(wen)中然的意思
1、燃烧。后(hou)来写作“燃。
西汉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火(huo)未及然,因谓之安。”
【译】火还没(mei)来得及燃烧,因此说这(zhe)是安全的。
2、这样(yang);那样。
汉代司马迁《鸿门(men)宴》:“不然,籍(ji)何以至此?”
【译】不(bu)这样,(我)怎么会(hui)到这种地步。
3、是的(de);对的。
先秦孟(meng)子、其弟子及其再传弟(di)子《齐桓(huan)晋文之事》:“王曰:‘然(ran),诚有百姓者。’”
【译】王说(shuo):‘对的(de),如果有百姓的。
认为……对的(de)。
清代蒲松龄《促织》:“妻(qi)曰:‘死(si)何裨益?不如自(zi)行搜觅,冀有万一之(zhi)得。’成(cheng)然之。”
【译】妻子说:‘死有什么益处?不如自己去寻找,也许(xu)还有万分之(zhi)一找到的希望。’成也为(wei)是这样的。
4、用在(zai)形容或副词(ci)后,表状态,可译为(wei)“……的样(yang)子”、“地”,也可不(bu)译。
东晋王(wang)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快然自足,曾不知老之将至(zhi)。”
【译】因而愉快而(er)自安,竟然不知道(dao)衰老即将来临
5、用在名词或名(ming)词短语后(hou),与前面的动词“如(ru)”、“若(ruo)”、“犹”等(deng)呼应,表示“(像)……一样”。
明朝魏(wei)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其人视端(duan)容寂,若茶声(sheng)然。”
【译】那(na)个人目光正(zheng)视茶炉,神色平静(jing),好像在凝(ning)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(sheng)音。
6、然而;但是。
汉代司马迁《鸿门宴(yan)》:“然不自意能(neng)先入关破秦。”
【译】但是连我自(zi)己也没料到竟先攻入函(han)谷关灭了秦国
扩展资料
今义:
1、作为连词(ci)时:
(1)但(dan)是,然而
(2)又如(ru):然且(然而(er);尚且);然如(然而(er)).
(3)虽(sui)然.表示让步(bu)关系
(4)于(yu)是
(5)然后;才
2、作为形容词(ci):
(1)如(ru)此,这样,那样
(2)又如:理(li)所当然;其(qi)实不然.
3、作为助(zhu)词:
(1)用作形容词(ci)或副词的词尾,表示(shi)状态,有“如”的意义.
(2)又如:突然(ran);斐然;欣然;惠然;贸然;蔚然. 3、用作句末语气词(ci),表示比(bi)拟,有“…的样子”之意(yi).常与“如”、“若”连用,有“如…一般(ban)”、“像…一样”之意.
(3)用作(zuo)句末语气(qi)词,表示断定或决定(ding),相当于(yu)古汉语的“焉”、“也(ye)”.
4、作为名词: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