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心理(li)的成语有
1、心急(ji)如焚
【解(jie)释】:心里急(ji)得象着了火一(yi)样。形容(rong)非常着急。
【出自】:元·王实甫《西(xi)厢记》第一本第四折(she):“要(yao)看个十分饱。”金圣叹批:“心急如火,更(geng)不能待。”
译文:要(yao)看一个十(shi)分饱。“金圣叹批:“心(xin)急如火,更不能等。
【语法(fa)】:主谓式;作谓(wei)语、状语;形容心(xin)中异常着急
【近义词】火(huo)烧眉毛、心如火(huo)焚、焦心如焚、心急火燎、迫不及待、焦急万(wan)分、火烧火(huo)燎、热锅(guo)上蚂蚁
【反义(yi)词】少安毋躁、不慌(huang)不忙、从容不迫、不紧(jin)不慢、慢慢悠悠、慢(man)条斯理、心平气和(he)
2、忐忑不安(an)
【解释】:忐忑:心神不定。心神极为不安。
【出自】: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九:“两道听(ting)了这话,心里忐(keng)忑不定。”
译文:两道听了这话,心里(li)忐忑不定。
【语法(fa)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【近义词】心乱如麻、局(ju)促不安、惶恐不安、不可终日、犹豫不(bu)安、心烦意乱、坐(zuo)卧不安、惶惶(huang)不安、盲人摸象、提(ti)心吊胆、惊(jing)惶失措、坐立不(bu)安、七上八下(xia)、食不甘味、目(mu)瞪口呆、惴惴不安(an)、惊慌失措、若有所失(shi)、踧踖不安(an)
【反义词】心安理(li)得、泰然自若、悠然自(zi)得、举止泰然、泰然处之、坦然自(zi)若
3、心花怒放(fang)
【解释】:怒放(fang):盛开。心里高兴(xing)得象花儿盛开一样。形容极其高兴。
【出自】:清·李宝嘉(jia)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平中丞此(ci)时喜得心花怒放,连(lian)说:‘难为他了,难(nan)为他了。’”
译文:平中丞此时高(gao)兴得心花(hua)怒放,连说:“难为他了,很(hen)难给他了。
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(ding)语、补语(yu);含褒义
【近义词】欣喜若狂、兴高采烈、悠然自(zi)得、心花怒发
【反义词(ci)】五内俱焚、肝(gan)肠寸断、柔肠寸断、心如刀割、心绪(xu)恶劣、五内如焚、忧心(xin)如焚、闷(men)闷不乐、心神郁(yu)结、怒火中烧、愁肠(chang)寸断、黯然(ran)销魂、愁肠百结、声(sheng)泪俱下、愁眉苦脸
4、心乱如麻
【解(jie)释】:心里乱得象(xiang)一团乱麻。形容心里(li)非常烦乱。
【出自】:元·五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(pi):“此其(qi)心乱如麻可知也。”
译文: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(pi):“这是(shi)他的心乱如(ru)麻就知道(dao)了。
【示例】:想(xiang)到这一点,他~,一夜都(dou)没有合过眼儿。 ◎欧(ou)阳山《苦斗》五四
【语(yu)法】:主(zhu)谓式;作(zuo)谓语、定(ding)语、状语(yu);形容心里(li)非常烦乱
【近义词】提心吊胆、心烦意乱(luan)、忐忑不安、心神不定、心乱如(ru)丝
【反义(yi)词】悠然自得、心旷神怡、心安理得(de)、从容不迫
5、七上(shang)八下
【解释】:形容心里慌(huang)乱不安。
【出自】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(chuan)》第二十六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(wu)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(ba)下。”
译文:那人正(zheng)是你心头十五个(ge)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。
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(ding)语、状语;形容心里慌(huang)乱不安
【近义词】忐(keng)忑不安、忐忑不定、心神(shen)不定、犹豫不安(an)、惴惴不安
【反(fan)义词】心安理得(de)、若无其事、从(cong)容不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