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诗的(de)出处
出自(zi)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(cuo),诗中最后两句为:
曾(ceng)虑多情损梵行, 入山又恐别倾(qing)城,
世间安得(de)双全法, 不负如来(lai)不负卿。
原诗的意思
如果动(dong)情了,就负了如来(佛(fo)法);如(ru)果不动情,就辜(gu)负了“她(ta)”(爱情)。仓央嘉措是天生的(de)活佛,西藏著名的诗(shi)人,可他也是个情(qing)种。他十五(wu)岁才从民间接到(dao)布达拉宫中,在此之(zhi)前一直接受着可以(yi)婚嫁的习俗教育。活佛的身份使他(ta)无法和情人在一(yi)起,他的多情也不容于(yu)世俗礼。
原诗的典(dian)故
出自《三国》之孔明(ming)借东风的篇章,表面(mian)意思是说,得到了上天东风(feng)的垂怜,意思是若得(de)到别人的帮助,定不辜负时(shi)间和帮助(zhu)的那个人。东风是火烧(shao)赤壁的时(shi)候,诸葛亮借来的东(dong)风,比喻有天助,春(chun)光指宝贵(gui)的时间,那(na)么整句的意思就是,要是上天能助(zhu)我一臂之力,定然(ran)不会辜负这宝(bao)贵光阴,也不会辜负你(ni)的期望。这句话字(zi)面意思是说随便什(shi)么时候,我只要得到了(le)东风的垂顾(gu),定然不辜负这(zhe)大好春光,也不会辜负(fu)你,背后(hou)的意思是等到我(wo)春风得意、发(fa)达的时候,绝对不会辜(gu)负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