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(zi)源学上的解释
“素”与“索”关系密切(qie),在金文中有时(shi)互通。此前已经对“索”的(de)甲骨文做过详(xiang)细考释,认为(wei)甲骨文“索”的字源为结(jie)绳之右绳。“索”作为结绳之右绳,是债权凭(ping)证,就是借据、债券。“索”的甲骨文是双手(shou)持“糸”,“糸”是对(dui)绳子的象形,意思就是(shi)手持结绳去索要(yao)。这里的结绳就(jiu)是作为债(zhai)权、求索权凭证(zheng)的右绳。因此,“索”有索要、索取的义项,还有绳索(suo)的义项。
“素”的字源应该是指被(bei)用来当做结绳,但是(shi)尚没有打结,未(wei)被使用的(de)绳子。在结绳契(qi)约中,绳子是记录(lu)载体,相(xiang)当于后来的布帛、纸张。“素”就相(xiang)当于尚没有(you)写字的布帛或纸。没有写的布帛和纸,就(jiu)是白布帛和白纸。在(zai)《说文解(jie)字》中,许慎将“素(su)”解(jie)释成,没有染色的布帛(bo),是错误的。
正直的(de)相关俗语
1. 挖(wa)出心来见得天。
2. 明人不不(bu)做暗事。
3. 两袖清风(feng),一身正气。
4. 肚里没邪气,不怕冷(leng)风吹。
5. 不做亏心事,不(bu)怕鬼敲门。
6. 平生(sheng)不做亏心(xin)事,半夜敲门心(xin)不惊。
7. 为人不做亏心事,夜半敲门(men)心不惊。
8. 人(ren)情归人情,公道归公(gong)道。
9. 拳头(tou)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马。
10. 一根肚(du)肠通到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