择(ze)其善者而从之(zhi),其不善者而改之(zhi)的翻译是:选择他们的长(chang)处来学习,如果看(kan)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(zi)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(yang)的缺点,若有,要一起加以改正。语(yu)句出自《论语十则(ze)》,这句(ju)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(zi)的极力赞赏。他虚心(xin)向别人学习(xi)的精神十分可贵,他(ta)不仅要以(yi)善者为师,而且以不(bu)善者为师,这其(qi)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。
原文: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(bu)亦说乎?有朋(peng)自远方来,不(bu)亦乐乎?人不知而(er)不愠,不(bu)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
曾子(zi)曰:“吾日三(san)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(hu)?与朋友交(jiao)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(《学而》)
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(yi)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(zheng)》)
子曰:“学而(er)不思则罔,思而不(bu)学则殆。”(《为政》)
子(zi)曰:“由,诲女知之(zhi)乎!知之为(wei)知之,不知(zhi)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(《为政》)
子曰:“见贤(xian)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(zi)省也。”(《里仁》)
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(shi)焉。择其善者而从(cong)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(zhi)。”(《述而》)
曾子曰:“士不可(ke)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(dao)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(er)后已,不亦远乎(hu)?”(《泰(tai)伯》)
子曰(yue):“岁寒,然(ran)后知松柏之后(hou)凋也。”(《子罕》)
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(zhong)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(shu)乎!己所不欲,勿施(shi)于人。”(《卫灵公》)
译文:
孔子说:"学习(xi)并且按时地去复习,不也很快(kuai)乐吗?有志同道合的(de)人从远方来(lai),不也很高(gao)兴吗?别人(ren)不了解我但(dan)我不生气,不也(ye)是道德上有修(xiu)养的人吗?"
曾子曰:“吾(wú)日(ri)三省(xǐng)吾(wú)身:为(wèi)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(chuan)(chuán)不习乎?” (《学而(er)》)
孔子(zi)说:“复习学过的知识,可从中获得新的(de)见解与体会(hui),凭借这(zhe)点就可以当老(lao)师了。”
孔(kong)子说:“只学习却不思考(kao),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(suo)适从,只是思(si)考而不学习,就会(hui)疑惑而无所得。”
孔子说:“仲由啊,让为(wei)师教导你对(dui)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(ba)!知道就是(shi)知道,不(bu)知道就是不(bu)知道,这才是聪明的(de)。”
孔子说:“看见有才(cai)能的人(德才兼备(bei)的人)就向他学习,希(xi)望能向他看齐;看见不(bu)贤的人,就反省自己有(you)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,有要改正。”
孔子说:“几(ji)个人在一起行走,其中必定有可作(zuo)为我的老师的人,要选择他们的(de)长处 来学习,如(ru)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(fan)省自己有没(mei)有像他们一样的缺(que)点,若有,要(yao)一起加以改正。”
曾子说:“有抱负的(de)人不可以不胸(xiong)怀宽广,意志坚定,因(yin)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(ming)(或责任),路(lu)途又很遥远。把实现‘仁’的理想看作自己(ji)的使命,不(bu)也很重大吗(ma)?直到死才停止,这不(bu)也是很遥远吗?”
孔子(zi)说:"直(zhi)到每年中最(zui)寒冷的季节,才知道松(song)柏(bǎi)是最后落叶的。" 深刻含义:人们要(yao)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(yan),也以松柏为喻(yu),谈人应当具备(bei)坚毅的品(pin)格!
子贡问(wen)道:"有没有可以终身奉(feng)行的一个字呢? ”孔子说:“那(na)大概就是‘恕’字吧!自己不(bu)喜欢的事物,不要强(qiang)行加于别人身(shen)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