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梓在古(gu)代的意思是:借指故乡。古(gu)代桑、梓多植于(yu)住宅附近,后代遂为故乡的(de)代称,见之自然思乡怀(huai)亲。
出处(chu):先秦(qin)佚名《诗经(jing)·小雅·小弁》
原文(wen):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(zhi)。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(mu)。不属于毛?不罹(li)于里?天之生我(wo),我辰安在?
译文:看到(dao)父母亲种(zhong)下的桑梓(zi)树,尚且必须恭恭敬(jing)敬立树前。哪(na)个对父亲无不充(chong)满尊敬,哪个(ge)对母亲无不深深依(yi)恋!到如今却外不和皮(pi)毛相接,里也(ye)不和心腹血(xue)肉紧相连。老天爷(ye)你生我来到人世间,我什么时候才能时来运(yun)转?
扩(kuo)展资料:
在我国(guo)古代桑、梓是与人(ren)们的生活关系极(ji)为密切的两(liang)种树。桑树的叶可以(yi)用来养蚕,果(guo)可以食用和酿酒,树干(gan)及枝条可以(yi)用来制造器(qi)具,皮可以用来造纸,叶、果、枝、根(gen)、皮皆可以入药。而梓(zi)树的嫩叶可食,皮是一(yi)种中药(名为梓白(bai)皮),木(mu)材轻软耐朽,是制作(zuo)家具、乐(le)器、棺材的美材(cai)。
此外,梓树是一种速生(sheng)树种,在古代还(hai)常被作为薪炭用材。正(zheng)是因为桑(sang)树和梓树与人(ren)们衣、食、住、用有(you)着如此密切的关系,所(suo)以古代的人们(men)经常在自己家(jia)的房前屋后植桑(sang)栽梓,而且(qie)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(zhi)的桑树和梓(zi)树也往往心怀敬意(y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