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径人(ren)踪灭的径(jing)字意思是(shi):道路。万径:虚指指千万(wan)条路。出自唐代(dai)柳宗元的《江雪》,全诗为:千山鸟飞(fei)绝,万径人踪(zong)灭。孤舟蓑笠翁(weng),独钓寒江(jiang)雪。
译文:
所有的山上,飞(fei)鸟的身影已经(jing)绝迹,所有道路都(dou)不见人的(de)踪迹。
江面(mian)孤舟上(shang),一位(wei)披戴着(zhe)蓑笠的老翁(weng),独自在大(da)雪覆盖(gai)的寒冷江面上垂(chui)钓。
注释(shi):
绝:无,没有。
万径:虚指,指(zhi)千万条路。
人踪:人(ren)的脚印。
孤:孤零零。
蓑笠(suō lì):蓑衣和斗笠 笠:用(yong)竹篾编(bian)成的帽子。
独:独自。
赏析:
柳(liu)宗元笔下的山(shan)水诗有(you)个显著的特点,那(na)就是把客观境界写(xie)得比较幽僻,而(er)诗人的主(zhu)观的心情则显得比(bi)较寂寞,甚至(zhi)有时不免过于(yu)孤独,过于冷清,不带(dai)一点人间烟火气。这首《江雪(xue)》正是这样,诗人只用了(le)二十个字,就(jiu)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(leng)的画面:在下着(zhe)大雪的(de)江面上,一叶小舟(zhou),一个老渔翁,独自在寒冷的(de)江心垂钓。
诗人向(xiang)读者展示的,是这样一(yi)些内容(rong):天地之间是如此纯(chun)洁而寂静(jing),一尘不染,万籁无声;渔翁的(de)生活是如此清高,渔翁的性格是如(ru)此孤傲。其实(shi),这正是柳宗元(yuan)由于憎恨当(dang)时那个一天天在(zai)走下坡路的唐(tang)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(de)一个幻想(xiang)境界,比起陶(tao)渊明《桃花源记(ji)》里的(de)人物,恐怕还要显得(de)虚无缥(piao)缈,远离尘世(shi)。诗人所要(yao)具体描(miao)写的本(ben)极简单,不过(guo)是一条小船,一个穿(chuan)蓑衣戴笠帽的老渔(yu)翁,在大雪的江面上(shang)钓鱼,如此而已。可是,为了突出(chu)主要的描写(xie)对象,诗人不惜用一半(ban)篇幅去描写(xie)它的背景(jing),而且(qie)使这个(ge)背景尽(jin)量广大寥廓,几(ji)乎到了浩瀚无(wu)边的程度。背景(jing)越广大,主要的描写(xie)对象就越(yue)显得突出(chu)。
创作背(bei)景:
唐顺宗永(yong)贞元年(nian),柳宗元参加了王叔(shu)文为首的政治革(ge)新运动。由于保守势(shi)力与宦官的联(lian)合反攻(gong),致使革新(xin)失败。因(yin)此,柳宗元被贬(bian)官到有“南荒(huang)”之称的永州。他(ta)在任所名为(wei)司马,实际上是毫无实(shi)权而受(shou)地方官员监视的(de)“罪(zui)犯”。官署里没有他(ta)的住处,不得不在(zai)和尚庙——龙兴寺的西厢里(li)安身。
柳宗元自从被(bei)贬到永州之(zhi)后,精神上(shang)受到很(hen)大刺激和压抑,他就(jiu)借描写山水(shui)景物,借歌(ge)咏隐居在(zai)山水之(zhi)间的渔(yu)翁,来寄托自(zi)己清高而(er)孤傲的(de)情感,抒发自己在政治(zhi)上失意的(de)郁闷苦恼。于是(shi),他怀着幽愤的(de)心情,写下了这首(shou)令人传颂的名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