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讨论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翻译

2021-09-29 11:33:03 阅读(126) 极品歌词网

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翻译

  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的翻译为:古人观察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所得益。出自宋代王安石的《游褒禅山记》,这篇游记因事见理,夹叙夹议,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,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,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。

  原文:

 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,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,而卒葬之;以故其后名之曰“褒禅”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距其院东五里,所谓华山洞者,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。距洞百余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灭,独其为文犹可识曰“花山”。今言“华”如“华实”之“华”者,盖音谬也。

  其下平旷,有泉侧出,而记游者甚众,所谓前洞也。由山以上五六里,有穴窈然,入之甚寒,问其深,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,谓之后洞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尽。”遂与之俱出。盖余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视其左右,来而记之者已少。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。方是时,余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明也。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,而余亦悔其随之,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

  于是余有叹焉。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,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,于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余之所得也!

  余于仆碑,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,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,何可胜道也哉!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。

  四人者:庐陵萧君圭君玉,长乐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。

 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,临川王某记。

上一篇:概括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什么意思

下一篇:理解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是什么意思

推荐阅读:

  • 诠释写柳树的诗句

    诠释写柳树的诗句

    写柳树的诗句有:1、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2、红酥手,黄縢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3、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。4、枝上柳绵吹又少。天涯何处无芳草。5、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6、草长莺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89)
  • 概括雀占鸠巢是什么意思

    概括雀占鸠巢是什么意思

    雀占鸠巢的意思是:斑鸠不会做窠,常强占喜鹊的窠。本指女子出嫁,定居于夫家。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召南·鹊巢》:“维雀有巢,维鸠居上。”有些鸟类有托卵寄生的习性,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49)
  • 讲述灯火阑珊夜归人是什么意思

    讲述灯火阑珊夜归人是什么意思

    灯火阑珊夜归人的意思是:灯火稀疏,指人烟稀少、比较冷清的地方,晚上有人归来。古时入夜后家家举灯,至就寝才灭去灯火。因此灯火阑珊又代表“夜深”、深宵无人之时分。灯火阑珊出自南宋辛弃疾的《青玉案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42)
  • 讲述不可沽名学霸王是什么意思

    讲述不可沽名学霸王是什么意思

    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意思是:不可学那贪图虚名,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。出自毛泽东《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原诗为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,钟山风雨起苍黄,百万雄师过大江。虎踞龙盘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48)
  • 解析曷不听其所为怎么翻译

    解析曷不听其所为怎么翻译

    “儿痴如此,曷不听其所为的意思是: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,何不由着他呢?出自:明代宋濂《王冕传》。原文节选如下:母曰:“儿痴如此,曷不听其所为?”冕因去,依僧寺以居。夜潜出,坐佛膝上,执策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34)